超度(或作超渡),亦稱為超薦、薦拔、追薦、拔度,是佛教、道教、以及華人民間信仰中,為亡者祈求冥福的法事。佛教的《阿含經》提到的超度是指幫助有情眾生離苦得樂,度脫輪迴之苦。道教的《靈寶滅度五鍊生尸妙經》,成書於東晉末南朝初,提出了救度亡者魂魄的概念,強調通過超度「拔度幽牢地獄,積夜寒鄉,三途五苦,餓鬼死魂,令悉見光明」。
在華人喪禮中,超度常被視為功德或功果的宗教儀式。此儀式在漢傳佛教、道教、及民間信仰中極為重要,通過佈施僧侶、道士、念誦佛經、召請神佛等行為,幫助祖先或亡靈彌補生前罪業,得到冥福,減輕其在地獄或餓鬼等輪迴惡道的困擾。有時,這些儀式中會包括破地獄的儀式,道士會帶親屬進行模仿目連救母的動作,象徵著通過打齋超度仪式將亡者救出地狱。
我們經常聽到為亡魂進行打齋超度的法事。在道教中,超度是通過法師的內修,連接祖師或道教神仙,救拔還沉淪在陰間的亡魂或滯留在人間的亡魂,進而通過神仙的接引,希望亡魂早日登至東方青華極樂世界。道教中,超度一般供奉太乙救苦天尊作為主神。
在道教中,超度亦被稱為煉度。煉度是高功法師通過自身之水火來煉化亡魂的過程,以心為火,腎為水,利用水火之力來煉化亡魂的罪垢。通過北斗、南斗之氣的混合,化身為太乙救苦天尊,幫助亡魂從法師的泥丸宮中,通過打齋超度,往生南宮長樂世界。這個過程不僅是對亡魂的救贖,也是法師自身修行的過程。
亡魂在此救苦天尊的接引下,步步蓮花,從法師的泥丸宮中往生南宮長樂世界。道教法師通過自身水火之交媾,模擬天地陰陽之運轉,通過身中造化來煉化亡魂之陰質,這裡面也需要高功自身的修為。煉度過程本身也是一個打齋超度的修煉過程。
這些都是佛教所沒有的,瑜伽焰口不過是給亡魂施食而已,然後佛菩薩接引去。但是,卻未必真能上去,因為亡魂陰氣太重,未經過煉化。如果一個寺廟收了齋主的錢,但卻沒有把亡魂送走,這些亡靈就會留在這個寺院裡,聚集到一定的程度,就會影響寺院的風水,從而發生凶事,亟需引起注意。
一般來說,超度的形式可以分為三類:
第一類是十方超度。十方超度即是在法事設壇時把附近的各類孤魂野鬼全部招過來進行統一的打齋超度。一般大型的法會都會有這類的超度,主要作用是超度十類孤魂,功德無量。在舉行法會的時候,法師不會受到他們的干擾。正一道士一般會用靈寶濟煉科,全真道士一般會用青玄濟煉焰口鐵罐施食科。
第二類是先人超度,也稱為亡人超度。一般來說,先人過世後還停留陰間地府,子孫後代希望先人可以脫離地獄苦早登極樂界,因此會請法師對這類亡魂進行打齋超度。對於這類亡魂一般會用超度科。
第三類是冤魂超度,針對一些枉死鬼、墮胎嬰靈、前世的冤親債主。這一類的亡魂比較難超度,因為往往都有各種各樣的原因使他們還滯留在人間,因此進行這類的科儀法事也比較多種多樣。
按照上面三種形式來說的,第一類超度一般是法師的善念,超度十方孤魂,功德無量。第二類的超度主要是希望先人早日離地獄苦海,作為子孫後代也希望先人早登極樂,當然對子孫後來的運程也會有所影響。第三類,被枉死鬼、墮胎嬰靈、冤親債主纏上一般運氣都不是很好,所以希望通過超度來改變自己的運程。